刚过上午八点,留学生们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。临上课前,他们互相讨论着老师上节课留的作业,气氛热烈,尽管国籍不同、肤色不同、母语不同,但同学们都对汉语学习怀着满腔热情。
不一会儿,57365崔晓飞老师神采奕奕地踏进教室。“大家小长假过得怎么样?都去哪儿玩了?”简单的问候作为一堂课的开始,点燃了同学们汉语表达的热情。“河南博物院、开封美术馆、西安大雁塔……”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假期经历,崔晓飞对学生们的话题一一回应,并对个别地方做出了解释。
接着,崔晓飞放慢了语速说:“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课《父母之爱》,大家先听一遍录音,标出自己不认识的词语。”作为对外汉语老师,他需要控制自己的语速,“每句话说出口前都要想一下,使用的词语会不会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,要保证学生都能理解这些句子。时间长了,说话慢就成了一种习惯,也算是一种‘职业病’了。”崔晓飞笑着说道。
课堂一开始,崔晓飞先带着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,讨论相关问题,增加课堂互动,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氛围中,这一过程被他称为“课堂热身”。
“看到灯光下父母不舍的目光,头上新增的白发和眼角越来越深的皱纹,顿时什么都明白了,不由得热泪盈眶。”一篇关于游子和父母的文章瞬间引起身处异国他乡的学生们的深思,他们认真地读着这篇透着伤感和思念的文章,也许是想起了故乡的父母,触动了他们的思乡情怀,一时间,教室里变得安静起来。
“这篇文章有几个重点词语比较难,但内容和情感理解起来并不难,我想先听一听同学们的理解,大家看到这篇文章是不是想起自己的父母了?”崔晓飞问道,学生不约而同地点头。“在家里,你们和父母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?”这个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,大家纷纷讨论起来,你一言,我一语,说起了远方的家人和自己对父母的思念。刚才还略显安静的课堂在崔晓飞的引导下,气氛又渐渐恢复了活跃。
崔晓飞会根据课堂内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教学,“‘团圆’是一个具有美好意境的词语,指人们在分离很久之后又重新见面。中国的传统节日中,有两个节日大家特别重视,一个是春节,一个是中秋节。平常大家都很忙,没有时间见面的亲戚朋友在这两个节日里,会尽量聚集在一起吃饭聊天,所以这两个节日也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。”
课间休息的时候,学生们还在谈论着“春节”“中秋节”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。来自越南的阮飞凤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说道:“我很喜欢中国,也特别喜欢中国文化,崔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很广泛,能通过一个词讲述很多中国的文化生活,我们都很喜欢听他的课,能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。”
研究生阶段,留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汉语交际能力,但还要大量地阅读文章来提升汉语水平,感悟中国文化。为了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,崔晓飞便将词与词之间联系起来进行教学,谈到“吃苦”“皱纹”,他指着自己的脑门说,“因为吃苦,才有了皱纹,皱纹是吃苦的象征啊。”讲到细微处,崔晓飞连比带画地做出演示,“跨,就是像这样大步地迈过一个地方,如跨过门槛、跨过这条边界。”学生看着,不自觉地也模仿起来。
“崔老师是个充满热情,又很有耐心的人。他讲的例子很生动,也很好懂。我觉得学了这门课,自己的汉语进步了很多。”来自苏丹的留学生仁杰说道,他的书上满满当当的都是笔记。
崔晓飞认为,语言教学应该是一个互动探讨的过程。如果课堂上只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话,那这堂课无疑是失败的。通过举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,从而带动课堂氛围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,是他一直坚持的教学方式。
又到了课间休息时间,很多学生都挤在讲台前,向崔晓飞提问,“老师,感染和传染有什么区别啊?”“老师,我的作业有什么问题吗?”“这个‘囧’字是什么意思?”…… 崔晓飞一一耐心地给学生以解答。“这些孩子挺喜欢思考的,他们登录汉语网站或者和中国朋友交流的时候,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,一下课就喜欢来问我,和他们交流多了,感觉自己也回到了学生时代。”崔晓飞笑着告诉我们。
看着座位上一张张年轻的面孔,崔晓飞语重心长地说:“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孩子们,都很优秀,但是远离父母到中国来求学,难免会遇到许多难以适应的地方,特别是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,不太擅长与人打交道。教学中,作为老师首先得付出自己的真诚和爱心,才能换来他们的信任和尊敬。每天的教学过程,其实就是一个以心换心的过程。”
正午时分,半天的课结束了。崔晓飞解答完最后一个学生的问题,环顾了一下空荡荡的教室,转身离去。正如他所说,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,一届一届的留学生们就像迁徙的候鸟一样,学完后就飞回了遥远的家乡。个别的学生会再来中国、再回河大,但很多学生可能很难有机会再回来看看。不过,能够在河大园中相逢就已经是一种缘分了,所以在一起的时光才显得那么珍贵。
课后的闲暇,崔晓飞拿出手机看了一下上午收到的信息,那是他几年前教过的一个留学生发来的河南大学大礼堂图片,下面写着一行小字:“想念我的母校,我的老师。”崔晓飞动情地说:“这个学生来自吉尔吉斯斯坦,已经毕业好几年了,但是依然想念着河大,想念着自己曾经读书的日子。作为一个老师,能够陪他们一同走过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,能够让他们多年后还记得在河大读书的这段日子,我觉得很幸福。”